超6亿剂!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加速跑!
赛跑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消息,截至2021年5月2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0299.1万剂次。
完成第六个1亿剂次的接种仅用了5天!
疫苗接种不断提速,与本土零星散发疫情全力赛跑。
28日佛山新增确诊病例仅一岁
辽宁、安徽本土疫情刚被控制住,广东本土散发疫情又起。
5月28日0-24时,广东省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广州报告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佛山报告1例。新增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广州报告5例,深圳报告1例,佛山报告2例。
据广州市卫健委通报,自5月29日起,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中南街、东漖街、冲口街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黄光烈表示,市防控指挥部紧急实施分级分类防控措施,希望用最短时间实现重点区域的大隔离、大筛查。
他说,“此次疫情中的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力很强,这对防控工作提出极高要求——在这场和病毒进行的赛跑过程中,我们必须比以往跑得再前一点、跑得再快一些,才能及时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切断感染链条。”
此外,此次8所涉疫学校中密切接触者所在班级均已临时停课。为确保高考平安顺利进行,广州已经健全了高考的防疫工作方案和应急方案,全流程落实防疫措施。全体考务人员100%接种疫苗,同时新增14个备用隔离考场。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28日新增的确诊病例梁某某仅1岁1个月。
目前,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华福御水岸小区风险等级已由低风险调整为中风险。
“早茶传播链”再延长
一周以来,广东陆续出现多例散发病例,其中,广州、佛山、茂名等地本土疫情密切相关。
继21日广州市荔湾区出现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75岁郭某)后,至28日,广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
值得警惕的是,广州、佛山、茂名此轮疫情感染者均与确诊病例郭某有关联,为共同居住、共同就餐、共同托管等相对密闭的场合受到感染后造成的传播,属同一感染链条。
郭某的丈夫陆某(男,76岁)5月21日作为密接人员被集中隔离后,第三次核酸检测呈阳性,23日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24日转为确诊病例。
调查中发现,广州荔湾区康王中路668号“又一间茶点轩”(中山七路店)是此次广州疫情传播链条的中枢之一。
据茂名市卫健委通报,25日,茂名市在对广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筛查中,发现了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据介绍,上述患者姚某是广州荔湾区“又一间茶点轩”服务员,曾于5月19日上午为广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郭某所在餐桌送餐,期间未佩戴口罩,判定为确诊病例郭某的密切接触者。
此外,荔湾区出现的3名确诊患者(宋某某及其孙子、儿媳)流调结果显示,74岁的宋某某此前曾与郭某同在“又一间茶点轩”喝早茶。
宋某某是此次传播链上的另一关键人物。
宋某某的侄女宋某明近期与其有过接触,目前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此外,广州27日新增的3名无症状感染者中,包括宋某某丈夫(男,76岁)、曾同一时段与宋某某在其贤酒家就餐者(女,85岁)、许某某的托管班同学(女,14岁)。
而佛山27日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王某(女,40岁),曾与雷某某在南海区桂城街道滨江一号共同参加培训班。她于26日作为雷某某的密切接触者被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7日核酸检测阳性。
广州28日新增的5名无症状感染者中,包括许某某同班同学(男,11岁),许某某、雷某某共同密接者(男,45岁),宋某明母亲(女,52岁),涉疫学校培真小学(鹤园校区)学生家长(女,39岁)以及一名荔湾区居民(女,53岁)。
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这一“早茶传播链”已经传播三代人,感染者近20人。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彬指出,此次疫情传播有两个特点:感染者之间有明确的传播链条;病毒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
“现在病毒可以通过吃一顿饭,短暂的非直接接触传播。”张周彬表示。
疫苗接种不断提速
年底有望实现群体免疫
据广州荔湾通报,结合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经专家组综合评估,初步判断,5月21日公布的确诊病例郭某为境外输入关联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其病毒属于在印度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此外,深圳近期疫情也初步判定为境外输入关联疫情。
在“外防输入”的严峻形势下,加速接种疫苗成为必要的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按照疫苗保护率达到70%计算,中国的新冠疫苗覆盖率需要达到近80%,才有可能形成群体免疫。
“据我所知,在7月初,全国应该达到(覆盖率)40%,今年年底能够达到80%。”钟南山表示,当前疫苗产能仍需加强。
2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消息,截至4月30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5亿剂次,报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31434例。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1.86/10万剂次,其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
▼
推荐阅读
编辑:陈昊星
责编:周 锐